去年“達芬奇”身份造假事發,家具行業的“內幕”被撕開一角。“一角”之下的家具市場現狀如何?7月17至18日,記者實地走訪了東莞家具重鎮厚街家具大道的多個家具市場,發現“把貼實木皮的家具當實木家具賣”、“以次充好”、“家具不配備說明書”、“傍名牌”等亂象依然普遍存在。
實木家具不“實”, 大多為實木貼皮
東莞厚街家具大道云集了紫羅蘭布藝、凱迪威、萊利等眾多家具品牌,但“傍名牌”現象也非常嚴重,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工廠生產,打著洋品牌的旗號。記者調查發現,大部分商家都號稱自己的家具產品是實木的,質量有保障,但實際上往往是把部分實木材質的家具夸大成實木家具。另外,商家在家具銷售中不配備使用說明書的現象非常普遍,無論是高檔的家私城還是零售商都無法提供說明書,出現“一紙難求”的局面。
17日,記者走進厚街大道某家私商場的側門,眼前的2449元6件套“實木”家具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,顏色看起來非常陳舊。“這個不是異味,而是家具木材的味道。”營業員向記者解釋道,這套家具是實木的,價格非常實惠,“木材的質量不同,所以才會這么便宜。”
當記者問起,怎么能確定實木家具的真假以及如何判別家具的質量時,該營業員只是口頭介紹,卻無法出示相關的材料證明。她說:“一看就知道是實木的了,這個材料都是很好的,制作也很好,我們這里的家具質量都很好,很受顧客歡迎。”但記者在商城逛了將近半個小時,前來選購者寥寥無幾。記者走訪多家店鋪后發現,一款家具使用多種木材的情況十分普遍,消費者往往難以辨別真偽。
“不懂行情的買家很容易上當受騙。”在廣東從業將近20年的家具廠老板饒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純實木家具是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經再次加工的天然實木,不使用任何形式人造板。而根據中國家具協會制定的標準,實木家具是指采用木榫框架結構,以自然木材為主體,配有人造板等材料制作的家具。實木家具可以分為純實木家具和仿實木家具。純實木家具是指所有用材都是實木,包括桌面、衣柜的門板、側板等均采用實木制成,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板。
“2000多元6件套這么便宜的家具不太可能是實木的。”饒先生表示,市場上現在真正的實木類家具很少,人造板家具和綜合類家具占市場主流,最普遍的是在家具表面貼一層實木皮,但里面的用材卻是密度板。東莞家具市場上全實木家具大部分為實木框架、附加密度板材制成,所謂實木家具大多實際是人造板貼木皮。
“即使家具材料中只有一件使用人造板,而其它全都是實木,也不能稱為實木家具,只能叫做"綜合類木家具",與真正的實木家具相比,價值、環保性等各個方面都要差很多。”饒先生如是說。